Search

劉必榮教授國際新聞專題分析2011.12.06

  • Share this:

這個星期先看歐洲的情勢,週一德國總理梅克爾(Angela Merkel)到法國與總統薩克吉(Nicolas Sarkozy)進行會談,達成將向歐盟理事會建議修改歐盟條約的協議,希望約束歐洲各國的財政秩序,週三也以信函提交歐盟主席,並將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峰會議時討論,如一切順利將在明年三月修改條約,不順利的話至少歐元區17國要先走,除了約束財政紀律、也呼籲各會員國寫進憲法,接下來可以繼續觀察是否真的能執行,使歐債問題逐漸穩定。第二看俄羅斯,普京(Vladimir Putin)與梅德韋杰夫(Dmitry Medvedev)交換擔任總統與總理的政治安排讓俄羅斯人不滿,並反映在12/4的國會選舉結果,執政黨團結俄羅斯黨(United Russia)雖拿到最多票數,但不到五成,未來即便新的領導班子上任有許多權利,但也不能為所欲為,勢必要與其他三個主要政黨(共產黨、自由民主黨、社民黨)形成投票聯盟以讓法案通過,這樣的情況下,短期內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會有些震盪,主因是國內政治安排造成執政黨失去民心,需要西方來做代罪羔羊,所以未來如何與西方重建關係、鞏固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內部的支持,是未來觀察的重點。第三個看伊朗,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(IAEA)武檢報告指出伊朗核武發展計畫超出西方想像,使歐洲國家認為要對伊朗進行制裁,伊朗內部強硬派反彈、鼓動學生示威,也造成上週二英國駐伊朗大使館受到攻擊;12/1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也要求制裁伊朗中央銀行,伊朗央行因此被孤立,也意味伊朗石油賣不出來,上漲的油價勢必影響各國經濟,未來制裁後的國際政治經濟互動、中國與俄羅斯因素的加入,是持續觀察的脈絡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是劉必榮教授官方Facebook粉絲團,提供你最新的國際趨勢分析,歡迎加入。 更多劉必榮教授 國際新聞專題分析:https://reurl.cc/ra3GAE 更多和風談判書院的課程:www.tanpan.com.tw
View all posts